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在疫情下,重新思考公司的前景

面對這個新型肺炎來襲,到現在還不知道何時會結束,大大打擊傳統零售、飲食業、酒店及旅遊等。因此,網購及線上上課都因趨勢而越來越多人使用,其實網購已經出現了好多年,但一直都未算好普及化(小弟自己認為),但我相信因為這次疫情網購會加速普及化,甚至會更多事情轉到網上。

回到投資,投資者經常都考慮就是一間公司的「前景」,而這次疫情讓我重申審視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是否跟得上未來的發展。當然,公司的前景只是其中一個考慮的因素,還有公司的管治、營運及財務的狀況。

小弟其中一間很喜歡的公司是置富產業信託(利申自己有持有),這段時間股價跌了不少,除淨後跌幅繼續出現,甚至出現52週新低。不只於房託有跌幅,有些地產股都出現跌幅,因為商場的人流減少,有些租戶更可能要求減租。相信未來一年的租金收入會減少,至於我對置富未來的前景仍然正面。

因為它的16個商場大都是民生類,相對防守性較強,而長遠來說香港的土地都是有價值的。當然這不是一隻增長股,預計未來2020年的租金收入會減少,但長遠會平穩上升。

最後,到底網購會不會從此影響實體零售,讓商戶不再去商場租鋪?我相信網購絕對會影響實體零售,但有些飲食業、剪髮、超級市場始終需要一間商鋪去營運。但最重要都是按自身需要來投資不同的公司,千萬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內。

當面對股市的跌幅,更要冷靜分析未來的情況(獨立思考),公司是否而跟不上未來的發展,還是這只是短期的波動。

阿衡

若希望了解更多小弟,可follow instagram,一個支持一個動力:
https://instagram.com/tc_investmentdiary?igshid=qroeu1y85nvp


5 則留言:

  1. 同意你的觀點,的確今次疫情或者會永久地轉變部分消費者的消費模式由線下轉移至線上。但我仍認為線上與線下零售唔係你死就我亡,唔一定線上電商搶晒所有線下實體零售店的生意,而是兩者可共存互補。就如電商阿里巴巴的零售策略是要結合線上線下零售的消費體驗(如盒馬鮮生),未來實體線下零售不一定會被線上電商取代而消失,因部分消費體驗(例如旅遊,你總不能用google streetview睇街景/戴VR眼鏡就當自己去過外國吧)如果不是親身地去當地體驗就沒有意思,而對於外地旅客與假日消閒的本地居民來說,他們仍需要不同的實體打卡景點與親友一起去作多樣化的消閒消費體驗。

    所以我認為未來線下零售商要轉型求生是需要改善與無縫一條龍式結合消費者的線上線下消費體驗,例如商場需要舉辦獨特的活動與提供不同服務,讓客人能夠到商場參與體驗,同時能夠利用科技方便客人光顧商場內商戶享用各種商品與服務(如網上預約、配套、配送服務),從而由出行、消閒至消費整個過程讓人感覺方便順暢。

    利申:本人趁今次疫情也同時分段增持了阿里巴巴與領展

    回覆刪除
    回覆
    1. Tony兄非常同意,線上的競爭可能比線下的競爭更大,就如阿里爸爸一間巨企,其他新起的電商又如何和它競爭。至於商場未來也可能要改變租戶的類別,可能是以餐飲為主,再加上其他有特色的店鋪,這樣才可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始於有人流的商場才有租的價值。

      刪除
    2. 係呀。同埋香港環境與中國美國不同,中國美國線上電商之所以急速盛行,因 兩國的人口密度遠比香港低,不少線下零售商店都離民居一段距離,因此對消費者來說每次線下零售消費都需要一次過買下一段期間所需的貨品,同時付出不少時間與汽油出行成本,而香港幾乎絕大部分零售商都在民居附近,所以大家零售消費基本上是非常方便,某程度上線上電商難以取代這點香港線下零售獨有的優勢。

      我選擇阿里巴巴主因科網界之中,大多有leader takes all的特性,作為行業龍頭自然擁有絕對護城河優勢,加上它的雲端服務在國內增長前景十分亮眼,然而其競爭對手京東與拼多多也正在崛起,我也會密切關注他們的經營特色。

      刪除
    3. 相信未來的科技會進步得更快,投資者也要不斷進步才可以跟得上市場的步伐

      刪除

我的第一隻倍升股

2021年,小弟都有一段很長時間沒有update這個blog,真的不好意思。早前忙於實習和學業,沒有時間和心力更新,現在也明「半工讀」生活真的很不易。但其實這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新一年一定要重新更新網誌。廢話少講,正式入正題。